開幕片 : 《海角天涯》《給我一個家》
放映時間 3/6 (二) 18:30 - 20:30
《海角天涯》(All Corners of The Sea) 1989年 75分鐘
編導: 蔡明亮 演員:張柏舟、花珮嵐、劉季鑫、吳佩瑜
張柏舟、花珮嵐飾演一對假日在戲院門口賣黃牛票,平常則以清潔公司名義在西門町賓館打掃房間的夫婦;他們的女兒(吳佩瑜飾)一面在補習班補習,一面在冰宮打工;兒子(劉季鑫飾)則還是個小學生,但是星期假日都要幫爸媽賣票。全劇主要是以這對姐弟的生活週遭,建立起劇情架構,從一場逃學經驗而得到徵文比賽的冠軍,和性交易所引發的過失殺人,都在反諷中醞釀著不濫情的悲哀。
《給我一個家》(Give me a home) 1991年 53分鐘
編導:蔡明亮 演員:夏玲玲、張龍
本劇描述的是一群蓋房子給別人住,自己卻沒得住的建築工人。張龍跟夏玲玲飾演一對夫婦,張龍在工地蓋房子,夏玲玲負責包工人們的伙食,他們沒有房子,只好全家住在工寮。在包飯以外的時間,妻子到處去看房子,但環伺在工地左右的,全是她做一輩子大概都買不起的房子,每次只是進去喝個茶,然後又悵然而回。一天夜裡,有人抓小偷抓到工地裡來,可憐的妻子終於爆發了,她為毫無安全感的日子大哭一場。透過介紹,他們終於找到一間買得起的房子,那是一棟蓋在山上的違建,她料想怪手就算爬也爬不上來,但是當天夜裡,竟夢見一台怪手正要拆除她的家…(影片介紹出自-光影定格:蔡明亮的心靈場域,聞天祥著)
motionpic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起離開吧!但是能去哪裡?」
寂寞找不到出口,積水的家成為收納寂寞的容器,沒有排掉的可能。
疏離、寂寞、肉慾、同性、情色、敏銳、道德禁忌…這些是最常與蔡明亮並置的形容詞,在《青少年哪吒》中,蔡明亮成功地捕捉九0年代年輕世代對未來的茫然與焦躁,接著的家庭三部曲,我們看見了一個破碎的家庭,及其彼此疏離的人際關係,父親端著滿溢的水果,小康卻無法承接所有,直到他們在三溫暖的黑暗中交會,藉由彼此的體液交換,得到安慰。
motionpic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多作者導演的電影處女作,或是頭幾部作品,常常會是有關青少年的故事,而且帶有一些自傳色彩。也許青少年的叛逆與孤獨的感傷是電影創作的重要來源?這些以電影為創作媒介的作者,他們青少年時期不被瞭解的感傷往往就成為電影裡所要抒發的個人情感。例如,楚浮的《四百擊》,侯孝賢的《童年往事》,還有這部蔡明亮的《青少年哪吒》。
《四百擊》中安端在片尾逃出少年收容所,獨自在海灘奔行,畫面凝在安端的臉,成為影史最經典的鏡頭之一,安端孤立於這個世界,該何去何從呢?《青少年哪吒》的片尾,小康被趕出家門,在夜的台北流浪,阿桂(王渝文飾)與阿澤(陳昭榮飾)想要離開,但卻不知道可以去哪裡?在這兩部片中青少年主角都不被認同,找不到寂寞的出口,蔡明亮透過電影裡的故事與畫面深深的觸動我們內心那段曾經青春時期的不被認同的傷感。
motionpic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九零年代初的台北市,我們記得的是灰暗的街道塵土飛楊、凌亂潮濕的風景。外頭似乎終年下著雨,惱人的濕氣油膩膩貼在身上,腳下還濕答答黏呼呼地踏著爛土,那是捷運施工到處坑坑疤疤流出的泥濘,並且陷進車陣動彈不得…,時空型態的具體印象和生活其實息息相關,那時的台北市長還是黃大洲、周人參的電玩帝國還沒滅亡、騎車大家都習慣不戴安全帽…。我們繞著城市旋轉,而隨著所謂越來越完整的都市化,那個城市景觀劇烈變盪〈文化與建築皆然〉的年代也終於在今日變成史話。那些昨日所留下類似殘骸的遺跡,有些還留著,西門町、南陽街…〈本質上甚至是未曾改變的,西門町還一直是青少年流行文化的聚落;南陽街的補習班沒有變少,停車位仍然一個都沒有〉有些則消失,白雪冰宮、中華商場、萬國戲院、真善美樓下麥當勞…一個一個,理所當然,不復存在。
motionpic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蔡明亮回顧展放映時間表

放映地點: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A3001視聽教室
放映時間:18:30-20:30 (18:00自由入場)
開幕片
3/6 (Tue) 《海角天涯》(Betacam,75分鐘)
《給我一個家》(Betacam,50分鐘)
3/7 (Wed) 《你那邊幾點》(DVD,115分鐘)
3/8 (Thu) 《天橋不見了》(DVD,22分鐘)
《與神對話》(DVD,30分鐘)
3/9 (Fri) 《不散》(DVD,82分鐘)
映後特別邀請影評人聞天祥老師主講蔡明亮導演作品回顧導讀
放映地點:台灣藝術大學教學研究大樓10樓國際演講廳
放映時間:16:00-18:00 (15:30自由入場)
閉幕片
3/12 (Mon)《天邊一朵雲》(DVD,112分鐘)
映後將於19:00舉辦《黑眼圈》座談會,由陳儒修老師主持
導演蔡明亮及演員李康生、陳湘琪都會到場和觀眾互動交流
motionpic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回 顧 展 放 映 片 單 出 爐

蔡明亮電影回顧展
活動時間:
2007年3月6日 至3月9日 18:00 ~ 20:30
2007年3月12號 16:00 ~ 18:00
活動地點:
台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A3001教室
台灣藝術大學電影教學研究大樓10樓國際演講廳
放映影片:
早期電視劇作品《海角天涯》、《給我一個家》
劇情短片《天橋不見了》
紀錄片《與神對話》
劇情長片《你那邊幾點》、《不散》、《天邊一朵雲》
蔡明亮導演,是九零年代台灣最重要的電影導演之一,透過這些影片,可更加認識這位獨樹一格的導演,其作品有何獨特迷人之處。
本活動採自由入場,歡迎不論是校內師生或是校外觀眾把握這個難得的機會,一同觀賞。
motionpic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雄的初戀情人 1990
編導:蔡明亮 演員: 楊烈、徐貴櫻
已經成為料理店師父的阿雄,某天遇見多年不見的初戀情人帶著同事來吃飯,他們沒打招呼,但是下午的時候,她又來找他,兩個人談起了過去與分手的往事。他們原本是一對從新竹上台北來做事的戀人,住在一起為各自的理想而努力,直到女方為了能到日本受訓而把肚子裡的孩子偷偷拿掉,他們才就此分手,之後也未再聯繫。重逢的當天晚上,他們約好去看電影,阿雄看電影總喜歡把鞋子脫掉,結果這次看完片子以後,鞋子卻不見了,只好一拐一拐地去買鞋,實在是個尷尬、不太愉快的重逢約會。告別前,初戀情人留下一個電話號碼給阿雄,當天晚上,阿雄幾經思量,終於撥了電話,卻發現初戀情人留下的竟是一個假的號碼。
motionpic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角天涯(All Corners of The Sea) 1989年
編導: 蔡明亮 演員:張柏舟、花珮嵐、劉季鑫、吳佩瑜
張柏舟、花珮嵐飾演一對假日在戲院門口賣黃牛票,平常則以清潔公司名義在西門町賓館打掃房間的夫婦;他們的女兒(吳佩瑜飾)一面在補習班補習,一面在冰宮打工;兒子(劉季鑫飾)則還是個小學生,但是星期假日都要幫爸媽賣票。全劇主要是以這對姐弟的生活週遭,建立起劇情架構,從一場逃學經驗而得到徵文比賽的冠軍,和性交易所引發的過失殺人,都在反諷中醞釀著不濫情的悲哀。
motionpic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引用自此
由於一次特別的拷貝放映機會,在金馬撤片風波過後,總算有機會看見蔡明亮的新作《黑眼圈》,回到故鄉馬來西亞的蔡明亮電影,究竟會是什麼模樣?屬於台北的小康跟湘琪,到了馬來西亞,兩個格格不入的外地人,更加強了蔡明亮作品中,那份巨大的孤寂感。
尚雷諾(Jean Renoir)曾說:『一位導演其實只有拍攝一部影片,而且一再地重複拍著』。作者論(Auteur theory)指出,電影導演如果在其一系列作品中,展現出題材與風格上的某種一貫特徵,就可算是自己作品的作者。蔡明亮的作者地位,早已被國內外的電影學者,研究著書確立,而其新作《黑眼圈》,仍是一部標準的蔡明亮電影,看《黑眼圈》的過程中,每每讓我想起《你那邊幾點》、《天邊一朶雲》、《洞》,還有早期的《愛情萬歲》
motionpic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年份
|
片名 |
英譯片名
|
1989 |
「快樂車行」電視劇集
|
|
1989 |
「海角天涯」電視單元劇
|
|
1990 |
「我的英文名字叫瑪麗」電視單元劇
|
|
1990 |
「麗香的感情線」電視單元劇
|
|
1990 |
「阿雄的初戀情人」電視單元劇
|
|
1991 |
「給我一個家」電視單元劇
|
|
1991 |
「秀月的嫁妝」電視單元劇
|
|
1991 |
「小孩」電視單元劇
|
|
1992 |
《青少年哪吒》
|
Rebels of the Neon God |
1994 |
《愛情萬歲》
|
Vive La mour |
1995 |
《我新認識的朋友》紀錄片
|
|
1997 |
《河流》
|
The River |
1998 |
《洞》
|
The Hole |
2001 |
《你那邊幾點》
|
What Time Is It There |
2001 |
「月亮不見了」電視兒童歌舞劇
|
|
2001 |
《與神對話》紀錄片
|
|
2003 |
《天橋不見了》
|
The Skywalk Is Gone |
2003 |
《不散》
|
Goodbye, Dragon Inn |
2004 |
《天邊一朵雲》
|
Wayward Wind |
2006 |
《黑眼圈》
|
I D'ont Want To Sleep Alone |
|
年份
|
片名 |
英譯片名
|
1981 |
「速食醡醬麵」舞台劇
|
|
1982 |
「黑暗裡一扇打不開的門」舞台劇
|
|
1982 |
《風車與火車》
|
|
1983 |
《策馬入林》
|
Run Away |
1983 |
「房間裡的衣櫃」舞台劇
|
|
1984 |
《陽春老爸》
|
Spring Daddy |
1984 |
《小逃犯》
|
Teenage Fugitive |
1985 |
《好小子Ⅲ》
|
|
1987 |
《黃色故事》第一段
|
|
1989 |
「海角天涯」電視單元劇
|
|
1989 |
「不了情」電視劇
|
|
1990 |
「阿雄的初戀情人」電視單元劇
|
|
1990 |
「麗香的感情線」電視單元劇
|
|
1990 |
「我的英文名字叫瑪麗」電視單元劇
|
|
1991 |
「秀月的嫁妝」電視單元劇
|
|
1991 |
「給我一個家」電視單元劇
|
|
1991 |
「小孩」電視單元劇
|
|
1992 |
《青少年哪吒》
|
Rebels of the Neon God |
1994 |
《愛情萬歲》
|
Vive La mour |
1994 |
「公寓春光外洩」舞台劇
|
|
1995 |
《我新認識的朋友》紀錄片
|
|
1998 |
《洞》
|
The Hole |
1998 |
「小康跟桌子」舞台劇
|
|
1998 |
「四川的好女人」舞台劇
|
|
2001 |
《你那邊幾點》
|
What Time Is It There |
2001 |
「月亮不見了」電視兒童歌舞劇
|
|
2004 |
《天邊一朵雲》
|
Wayward Wind |
motionpic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