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年表-導演作品
|
|||
年份
|
片名 |
英譯片名
|
|
1989 |
「快樂車行」電視劇集
|
||
1989 |
「海角天涯」電視單元劇
|
||
1990 |
「我的英文名字叫瑪麗」電視單元劇
|
||
1990 |
「麗香的感情線」電視單元劇
|
||
1990 |
「阿雄的初戀情人」電視單元劇
|
||
1991 |
「給我一個家」電視單元劇
|
||
1991 |
「秀月的嫁妝」電視單元劇
|
||
1991 |
「小孩」電視單元劇
|
||
1992 |
《青少年哪吒》
|
Rebels of the Neon God | |
1994 |
《愛情萬歲》
|
Vive La mour | |
1995 |
《我新認識的朋友》紀錄片
|
||
1997 |
《河流》
|
The River | |
1998 |
《洞》
|
The Hole | |
2001 |
《你那邊幾點》
|
What Time Is It There | |
2001 |
「月亮不見了」電視兒童歌舞劇
|
||
2001 |
《與神對話》紀錄片
|
||
2003 |
《天橋不見了》
|
The Skywalk Is Gone | |
2003 |
《不散》
|
Goodbye, Dragon Inn | |
2004 |
《天邊一朵雲》
|
Wayward Wind | |
2006 |
《黑眼圈》
|
I D'ont Want To Sleep Alone | |
◆作品年表-編劇作品
|
|||
年份
|
片名 |
英譯片名
|
|
1981 |
「速食醡醬麵」舞台劇
|
||
1982 |
「黑暗裡一扇打不開的門」舞台劇
|
||
1982 |
《風車與火車》
|
||
1983 |
《策馬入林》
|
Run Away | |
1983 |
「房間裡的衣櫃」舞台劇
|
||
1984 |
《陽春老爸》
|
Spring Daddy | |
1984 |
《小逃犯》
|
Teenage Fugitive | |
1985 |
《好小子Ⅲ》
|
||
1987 |
《黃色故事》第一段
|
||
1989 |
「海角天涯」電視單元劇
|
||
1989 |
「不了情」電視劇
|
||
1990 |
「阿雄的初戀情人」電視單元劇
|
||
1990 |
「麗香的感情線」電視單元劇
|
||
1990 |
「我的英文名字叫瑪麗」電視單元劇
|
||
1991 |
「秀月的嫁妝」電視單元劇
|
||
1991 |
「給我一個家」電視單元劇
|
||
1991 |
「小孩」電視單元劇
|
||
1992 |
《青少年哪吒》
|
Rebels of the Neon God | |
1994 |
《愛情萬歲》
|
Vive La mour | |
1994 |
「公寓春光外洩」舞台劇
|
||
1995 |
《我新認識的朋友》紀錄片
|
||
1998 |
《洞》
|
The Hole | |
1998 |
「小康跟桌子」舞台劇
|
||
1998 |
「四川的好女人」舞台劇
|
||
2001 |
《你那邊幾點》
|
What Time Is It There | |
2001 |
「月亮不見了」電視兒童歌舞劇
|
||
2004 |
《天邊一朵雲》
|
Wayward Wind |
目前分類:導演介紹 (2)
- Jan 27 Sat 2007 13:22
蔡明亮導演作品年表
- Jan 27 Sat 2007 13:11
蔡明亮導演介紹
蔡明亮1957年生於馬來西亞,20歲那年來到台灣,1981年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影劇系
他早在學生時代便開始撰寫舞台劇劇本,並親自執導了三部作品;蔡明亮筆下的作品時以幽默手法,表現著現代社會、寂寞、都會生活形態的狂亂等主題,如:「速食酢醬麵」(1981)、和「黑暗裡打不開的一扇門」(1982);1983年,自編、自導、自演一人作品「房間裡的衣櫃」,嘗試探討城市居民有意識的自我防衛,這樣的風格內含,也是蔡明亮日後多數作品所探討的議題形式。
往後的幾年他投身於電視劇本寫作,進而重回劇場從事戲劇課程的教學工作;1989年再度回到電視圈後,又完成了一些劇本及數部單元劇,如:「海角天涯」、「我的英文名字叫瑪麗」、「小孩」….等,當蔡明亮拍攝「小孩」(1991)時,偶然地在一個青少年聚集的電動遊樂場理發現了從來沒有受過任何表演訓練的李康生,1993年蔡明亮為李康生寫了《青少年哪吒》劇本並親自執導拍攝,這也是蔡明亮自己的第一部電影執導作品,隨後《青少年哪吒》獲得東京影展銅獎,從此李康生便以小康為名成了蔡明亮電影裏的愛用主角,詮釋起蔡式風格的電影故事。
1994年蔡明亮再度以《愛情萬歲》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費比西獎、金馬獎最佳導演獎等一連串的獎項 1997年以《河流》獲得柏林影展銀熊獎和國際新聞獎、芝加哥國際影展銀雨果評審特別獎、聖保羅國際影展影評人獎、新加坡國際影展評審特別獎
1998年完成法國《2000年見聞》(2000 vu par)系列影片中的《洞》, 由「高矮」(Haut et court)製片公司與歐洲藝術電視台法國部門La-Sept-Are共同委託製作,並以此片獲得1998年坎城影展費比西獎、芝加哥國際影展金雨果最佳影片、新加坡國際影展最佳亞洲導演、最佳亞洲影片獎 。
2001年作品《你那邊幾點》參加坎城影展競賽項目,獲得高等技術大獎錄音項目(杜篤之)
2002年以紀錄片《與神對話》獲邀參加法國南部舉行的「馬賽紀錄片影展」,這部寫實台灣特殊「廟會文化」的影片,引起法國觀眾不少迴響
2003年,以《不散》獲得威尼斯影展影評人費比西獎
2005年《天邊一朵雲》獲得了柏林影展銀熊獎、傑出藝術貢獻以及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等獎項。
他早在學生時代便開始撰寫舞台劇劇本,並親自執導了三部作品;蔡明亮筆下的作品時以幽默手法,表現著現代社會、寂寞、都會生活形態的狂亂等主題,如:「速食酢醬麵」(1981)、和「黑暗裡打不開的一扇門」(1982);1983年,自編、自導、自演一人作品「房間裡的衣櫃」,嘗試探討城市居民有意識的自我防衛,這樣的風格內含,也是蔡明亮日後多數作品所探討的議題形式。
往後的幾年他投身於電視劇本寫作,進而重回劇場從事戲劇課程的教學工作;1989年再度回到電視圈後,又完成了一些劇本及數部單元劇,如:「海角天涯」、「我的英文名字叫瑪麗」、「小孩」….等,當蔡明亮拍攝「小孩」(1991)時,偶然地在一個青少年聚集的電動遊樂場理發現了從來沒有受過任何表演訓練的李康生,1993年蔡明亮為李康生寫了《青少年哪吒》劇本並親自執導拍攝,這也是蔡明亮自己的第一部電影執導作品,隨後《青少年哪吒》獲得東京影展銅獎,從此李康生便以小康為名成了蔡明亮電影裏的愛用主角,詮釋起蔡式風格的電影故事。
1994年蔡明亮再度以《愛情萬歲》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費比西獎、金馬獎最佳導演獎等一連串的獎項 1997年以《河流》獲得柏林影展銀熊獎和國際新聞獎、芝加哥國際影展銀雨果評審特別獎、聖保羅國際影展影評人獎、新加坡國際影展評審特別獎
1998年完成法國《2000年見聞》(2000 vu par)系列影片中的《洞》, 由「高矮」(Haut et court)製片公司與歐洲藝術電視台法國部門La-Sept-Are共同委託製作,並以此片獲得1998年坎城影展費比西獎、芝加哥國際影展金雨果最佳影片、新加坡國際影展最佳亞洲導演、最佳亞洲影片獎 。
2001年作品《你那邊幾點》參加坎城影展競賽項目,獲得高等技術大獎錄音項目(杜篤之)
2002年以紀錄片《與神對話》獲邀參加法國南部舉行的「馬賽紀錄片影展」,這部寫實台灣特殊「廟會文化」的影片,引起法國觀眾不少迴響
2003年,以《不散》獲得威尼斯影展影評人費比西獎
2005年《天邊一朵雲》獲得了柏林影展銀熊獎、傑出藝術貢獻以及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等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