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新電影


 
德國電影早期的發展從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經佛烈茲朗(大

都會.M..).穆腦(日出.最後一笑..).劉別謙(風流寡婦.生死悠關

..)等經歷過非常輝煌的一段時期,而到了60年代初期,德國電

影出現了危機:政府對電影停止實行經濟保險.導致大公司的

倒閉或合併(如新電影藝術公司.聯盟電影公司和UFA電影公

司);影片質量下降,但對於娛樂片所繳納的稅卻不降低;以及

電視圈的發展和競爭等.在1961年德國電影獎評審會竟找

不到一部值得授予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獎的人選,在經濟和

藝術上達到了最低潮.
   1960年代初出現在西德的一次旨在

振興德國電影的運動,源於
1962年的奥伯豪森第八屆西德

短片電影節。當時有二十六位青年電影導演、編劇和演員

聯名發表了一篇《奧伯豪森宣言》,宣稱要“
與傳統電影

決裂,要運用新的電影語言讓陳規醜陋、商業伙伴和某些

利益集團的羈絆中解脫出來,以創立德國新電影”.”正如

其他國家那樣,在德國短片也已成為故事片的學校和試驗場

所”.”德國電影的未來在於運用國際性的語言”.”我們現

在必須要製作出一種新的德國故事片,這種影片需要自由.我

們必須打破常規,克服電影的商業性,要違背一些現實的愛好,

創造從形式到思想都是新的電影”
.大致這樣內容的宣言,標

誌著西德電影的轉折點.此後他們籌建德國青年電影基金會,

計劃以500萬馬克資助創作者,但計畫並未受到重視. 1965年

德國青年電影董事會成立,日後資助了許多作品,並出現了法

斯賓達、溫納荷索和文温德斯這些藝術上富有特色的導演.

他們的影片,如法斯賓達的《恐懼吞噬心靈》(1973),温

德斯的《愛麗絲漫遊記》(1973),和雪倫道夫的《錫鼓》

(1979)等片.德國新電影在人們心中已成為一個流派的

標誌,代表所有新崛起的.有各自的藝術特色的西德青年導

演的電影作品.
而在德國新電影發展的初期,先驅者首推

希史特勞普
(Jean-Marie STRAUB.她的影片追求一種布萊

希特式的啟蒙戲劇風格
,堅持台詞.原著.思想真實懇切,要求

演員”少做動作.多念台詞”,作品中往往嚴肅.莊重而細膩.
 


亞歷山大克魯格
(Alexander Kluge)也是先驅之一.他代表作

”yesterday girl,劇情大幅度的跳躍,採用不少紀錄手法和

漫畫式的表演,對主要人物命運的同情及對社會的批判,發人

省思的諷刺和特定的內容,都是他特別之處.本片曾獲得威尼

斯電影節的銀獅獎.
而後像沃克雪倫道夫
.溫納荷索.法斯賓達.

文溫德斯..都拍出許多揚名國際且具深度意涵之作!

 

新電影的衰退

就像法國新浪潮電影一樣,新一代的德國導演反對電影商業化

,
主張作者電影和藝術電影,在美學追求和製作方式上有許多和

新浪潮相似處.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拍攝了近百部作品,

成持續不斷的創作高潮和聲勢浩大.歷時長久的電影運動.然而

70年代末期,經濟危機已表明德國電影再次逐漸的衰弱,點影

市場出現蕭條,影片在國內的放映幾乎無法和製作成本平衡.

電影對於資助財團的依賴,使電影藝術受制於團體和電視台,

時也受制這些部門的政治態度.德國青年電影董事會也因資金

過少失去影響,1976年解散.法斯賓達於80年代初期即英年早

,其他三大導演也紛紛轉至國外發展,90年代的德國電影市場

完全被好萊塢取代,有著先鋒運動表現主義(卡里加博士的小

).室內劇(劉別謙作品).批判現實主義的民族電影也日漸消

.

 
 
參考資料:
德國新電影   黃玉珊譯
電影發展史   廖金鳳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tionpic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